我院第十三期读书会

时间:2013-03-25作者:文章来源:必威浏览:1385

我院社会学系第十三期读书会已于2013316日晚上180041号楼408(我院资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讨论的书目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参加本次读书会的有我院王玉�书记、刘军教授、杨国庆副教授、那瑛老师、赵岩老师以及社会学系2012级研究生和社会学专业的部分本科生。本次读书会由杨国庆老师主持并主评,主报告人为姚忠玲同学,主评论人是陈茜、项娣和赵冰心三位同学。

 

经过了一个寒假的认真准备与阅读,主报告与主评论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自信的笑容。姚忠玲同学首先做了题为《奔走呼号为原本大学梦醒――论<原本大学微言>中“大学之道”儒释道新解》。姚忠玲同学认为南怀瑾先生对“大学之道”中四纲、七证和八目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的创新性洞见,勘正许多以往对原本《大学》甚至中国文化的误解,指出大学之道中修身为根本。姚忠玲同学通过四个部分来介绍她的报告,首先,她对《大学》原貌做了相关的论述,我们以前读的《大学》都是宋朝朱熹撰写的《大学》,而南怀瑾先生认为他误读了其中的要义,并对其进行勘正。朱熹把大学之道说成初学入德之门,南怀瑾以为不然。朱熹改《大学》“亲民”改作“新民”,这样朱熹就可以有力地把后文“苟日新,日日新”来证明自己涂改有理。他便可以大谈静坐观心,畅言心性微言妙论的教化,认为人人如此,才是学问,才能革新改过,才算是个新人。南认为就是八目都做得下来不一定都是能做到亲民的学问,而且人们天天换作新民,那就要随时变革政策,不是真正的学问。“亲”应该含有爱人、亲亲、爱护之意。“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

其次,姚忠玲同学对南怀瑾先生所处时代以及其修身之道的“七证”做了详细论述,南怀瑾先生认为要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发展,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就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探寻“中国文化传统怎样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之下重新建立自己的现代身份”,赢得中国及其文化在世界上的独立地位,是他多年以来的心愿。“七证”是指知、止、定、静、安、虑、得。“”字是知觉到知识,南借用佛家解释,佛传入中国以后,往往有把“知”和“觉”字解释为同义语;“”字的内涵,一是内在的,“内明”之学的“止”,二是“外用”的止,领导者或是平凡人,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南怀瑾先生认为,知止是一种先后顺序;“”字南怀瑾继续借用佛学说明“定”,“禅定”,寂静精思的内涵,“定”是“止”的果,简化到平常生活,就是说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定位,有坚定的志向,处变不惊,才能避免因为无谓的妄想而损耗能量;“”字,人们的心理意识一种较为宁静的感受,重在淡泊,可以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里的是指形而上之道德“静”;“”字,,是由讲究心性修养的“内明”的实践经验,以及“外用”在人群社会的历史经验得来的总结定论,由静才能安;“”字是思想、转注为忧思的意义。《大学》中用“虑”字代表“精思”的意思,思是细致的,宁静的并不像“妄想”一样,有扰乱自心的作用;“”字的讲解,经过七证的治心修养以后,思虑的慧力开发了,就可得入“明明德”而见道的真正成果。“虑”而后能“得”,在经过了“知、止、定、静、安”的治心修养后,而得到明悟“明德”,而“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达成“大学之道”这个“道”的境界,也是事情有始有终的鲜明体现。

再次,姚忠玲同学对“亲民”的实际修养和学问以及作为――八目做了详细的论述,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立人的的根本,“格物”犹如隔开一样的格,如同方格一样的格,格物即格去心中的物欲。南怀瑾运用佛学说明“致知格物”“格物知至”的内涵,一句话就是“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物一如,浑然全体,本无内外之分。”南怀瑾认为“致知”,致,是达到,知是知性的知,和在一起就是先要反察自己这个能知之性的本根,所以叫做致知,也可以说知止。“诚意、正心”以达到“修身”为明德外用最重要的根本。内圣上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诚意”,才能做到意识思想形态“知本”的“知止”。想要做到立人继而到立他首先是要做到修身,而修身在正其心。在修身的基础上,做到立他,就要先从“家”开始,举大量例子说明齐家的重要性,南认为这些人中“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以个人肤浅的认定,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齐家须女宝,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才能治“天下”。最后,姚忠玲同学认为“大学之道”的儒释道新解,源于一种国魂,一种文化的中肯,正是南怀瑾春风化雨展示和还原的《大学》原本,才是中国文化的原本。“大学之道”的最高目标,在南怀瑾看来四纲七证八目及修身,重要纲领是做人之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人。希望中国人了解本国的文化精神,开拓未来要走的路,唤醒近世东方各国,恢复他们的自信,不再舍弃固有的文化宝藏,而一味地全盘西化。同时,重新振兴中国人文思想的基础,以纠正西方物质文明的偏差。最后,沟通东西文化,以谋求人类的和平与幸福。

随后,陈茜、项娣、赵冰心三位同学分别对姚忠玲同学的主报告进行评论,陈茜同学做了题为《缅怀中国传统文化――读<原本大学微言>》的主评论报告,她认为南怀瑾大师重新解读《大学》的目的是要让后世诸人能够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仁义博厚、宽容忍让、热爱和平的民族秉性。她认为《大学》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其先自立而后立人以达到至善之境的做人之道,也正是传统教育之旨。反观现代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及其已经造成的社会中各种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对个体教育中,人格教育培养的缺失与误导,做事先做人的教育主旨发生了偏离。她认为教育塑造的不仅仅是单个个体,而是一个民族的秉性、灵魂与未来。项娣同学做了题为《以“修身”为本的“内圣外王”之道――评论<奔走呼号为原本大学梦醒>》,她认为“大学之道”是从“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它要求人们修明德性,而且是先修己德,再由自己的己修之德推及天下之人。“大学之道”的中心思想是“修己以安人"即在于通过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来实现“安人”的政治抱负,这一思想是儒家学者立身立世的终极追求,也是其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内圣外王的最初要旨,是通过积极入世,来参与政治和批判现实,追求以道德转化政治的理想。内圣是儒家关于“仁”的学说的演绎,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必备的思想条件;外王是儒家关于“道”的理论的发挥,是社会的理想模式以及相应的判断标准。内圣外王作为道德伦理与政治结合的理想主义表现在儒家对“仁政”和“王道”的憧憬之中。所以说以个人道德修养的修身又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修身成为实现内圣外王的“本”,修身以维护“道”“德治”“修己以安百姓”为终极目的。最后,赵冰心同学做了题为《身体力行替儒家文化安魂――兼评姚论<原本大学微言>》,她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下重建自己的现代化身份,这是中国很多知识分子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南怀瑾的重读大学让我们看到修身、齐家具有自足的价值,不必一定要直接参政。将我们的关注点转移到普通人怎样能在日常人生中各自成圣成贤上,又回到了先秦儒家的“人皆可以成尧舜”。这就为儒家在现代的生存找到了合理的立足之地。

针对这次读书会,各位老师对同学们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对同学们的某些观点进行评论。

 

杨国庆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努力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肯定,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与寒假的知识积累,有明显的进步。他认为姚忠玲同学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原本大学微言》,以同步的方式对文章进行了重构,并且按照顺序进行解读,按照修身治道的的顺序并以重构式的方式对文章进行了章节的论述,但是并不是《原本大学微言》本身的逻辑主线。我们知道大学在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他先讲了三纲或者四纲,然后再说了七证,接着在论述了八个条目,很多人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的,这是按照修身之道的顺序来论述的,而不是按照《原本大学微言》本身的顺序来写的。从姚忠玲同学的文章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很努力地去理解了,并且在具体的论述上还是花了很多的时间与功夫的。但是就像姚忠玲同学说的她更多的是理解,而提出或者说开放出的问题会相对少一点,但是由之前的铺垫,还是值得表扬的。不过,姚忠玲同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南怀瑾先生是以一些佛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的观点,并且对朱熹进行直接的批判,不过这也得益于南怀瑾先生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通与熟练,能够在知识的最高点打通它们三者之间的关节,将其糅为一体。而他之所以能够以此来解释儒学,不仅和儒学的发展阶段有关,也和对朱熹的直接批判有关。杨国庆老师认为赵冰心同学的评论报告更倾向于介绍《原本大学微言》,即“为什么解读、解读什么、以什么方式解读”,而没有集中讨论一个问题,但是她提出了一个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即“探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社会文化的挑战下重建现代化的身份,并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由于1840年以来,中国相较于西方处于一种“落后或者说是落伍”的状态,我们在器物上落伍,我们在制度上落伍,很多的知识分子将这些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就像当时的五四运动,他们最激烈的就是要割裂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例如将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等等。我们在文字上改革了,我们无法理解与读懂古代文献,我们拥戴西方,学习西方,那么我们就“现代化”了。而经过一系列的事实反映发现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完全拒绝传统传统文化的话,我们是没有根的,而如果我们没有根的话,就算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出某种文化类型,也无法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部分。离开传统文化,我们不可能生长一种能够和世界文化进行对话的文化形态。就像日本,它的西方现代化程度较高,但它所保留的民族性的东西也很多。但是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以及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都被丢弃了。基于这种状况,很多的知识分子企图改变这一局面,并将重建中国儒学现代身份作为自己一生将要致力于的事业,当然,这一事业可以通过很多条道路来实现,其中主要与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像钱穆先生所说的为故国招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拿出来,并且将其展现出来;其二就是现在很多新儒家所做的拿很多西学的理论或者概念来改造中国文化,即内圣开出新外王,这种可能会导致丧失掉本土文化应有的特色;其三就是做一种中西文化之间比较的观点,比如说我们以前一直在讨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相对照,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思路来谈谈儒释道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并且把结果展示出来,这也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杨国庆老师认为如果说赵冰心同学发现了《原本大学微言》的目的的话,即重建中国文化。那么陈茜同学就发现了儒家文化的目的,即做人的学问。陈茜同学的文章结构没有多大问题,论述也比较清晰。杨国庆老师认为四书被称为儒家的经典,而《大学》就是儒家的核心骨髓,也是儒家的精髓,其只要论述的是中国古人的修身治世之道。杨国庆老师认为项娣同学的文章写得不错,学术味比较浓,也是他本人比较欣赏的一篇文章,他认为项娣同学对四纲、七证、八目的解读,对大学修身的评价以及对修身之道的具体内容解读的较好,在中国古代,做人和做学问是一体的,学子在学儒家思想的同时,同时也是在学习做人的道理;而在现代社会,做人和做学问是分离的。项娣的文章内容都挺好,但是其逻辑结构不清晰,没有明确的逻辑主线,这是需要加强的地方。并且有些个别性的问题也需要注意,比如说这里面所讲的修身模式,你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叙述,修身要求对统治者来说相对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你也要关注一个问题,即在王阳明那里,他希望皇帝成为一个圣贤,实现外王,但是如果此道不可行的话,就像古代的万历皇帝等没有成为“圣贤”,那么儒家修身就把方向转向每个百姓,希望每个百姓都能通过发现自己的良知来修身成为“圣贤”。

接下来,在场的大多数同学都对四位同学的报告评论以及《原本大学微言》的内容进行讨论。杨杰同学对赵冰心同学的传统文化现代化提出了相关的质疑,认为关键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而不能一味地追寻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刘逸文同学认为《原本大学微言》通篇都在论述如何修身,如何做人,而南怀瑾作为一代大师,不可能仅仅告诉咱们这些修身的道理,于是她认为南强调了修身与治世的关系。一个完善的社会是需要以一个完善的个体作为起点,我们的儒释道是深入在群体内部的,它不仅是一种治世的思想,而且也是一种信仰。所以一种完美的社会秩序是始于一种个体道德,先从个人开始再到家庭伦理以致市民社会。马巍巍同学认为既为人就要有为人之道,学会做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如何修身呢?南怀瑾先生说出了“七证”,而她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知”,即了解自己,有自知自明,这样才能完成接下来的几个步骤,成为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杨菲菲同学比较赞成赵冰心同学的观点,认为应该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身份,但是认为赵冰心同学并没有论述以何种方式来重建,她认为我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是重建传统文化的巨大障碍。叶燕燕同学认为南怀瑾先生非常的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西方思想的渗透,他在1998年出版的《原本大学微言》也是对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应或者说是反击,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出经世济民之才。还有就是《原本大学微言》中的修身做人的道理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而如何执行又是一个问题。周立明同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并没有存在一种十分合理的逻辑推理,这只是中国的内在推理问题,缺乏具体方法论的指导。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修身”做人其实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道德标准,这也许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标准,但是他却没有对如何达到这种道德标准的具体行为规范做出约束,并且他也有没有为普通百姓(即那些无法成为君子的人)设立一个具体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个标准,一个社会的秩序也就无法维持良好运作,一个社会的社会组织建设也将成为问题。周立明同学还提到了以前杨国庆老师所说的“让我们读一系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的用意”,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已经悟出了两层含义,即其一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二就是让我们有那种宗教式的体验。王金朋同学从一种公私观的角度来思考南怀瑾先生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完全消除人的私欲,社会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对于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老师表示非常欣慰,并且也对同学们的疑问或者观点做出了某些回应。杨国庆老师首先对周立明同学的问题做了回应,即周立明对老师要求我们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文章意图的探寻。我们理解一个文本,理解作者的意图,比如说理解古人的思想,就要回到古人的生活情境中去。很多人都在以各种方法或者途径去探寻作者的意图,但是个人也有个人的说法。西方有一种说法,即当你对一本书感兴趣时,这本书已经和作者没有关系了,它已经取得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了,和作者的意图关联不大。文本向我们开放,我们也向文本开放,期间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交流,这就是读书的目的所在。而读传统文化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培养那种文化的认同感。

刘军老师认为分析建构社会主要有两个层面,即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我们一直在谈的是如何建构观念主义,而如果没有物质主义做铺垫,我们如何来谈建构观念主义,这个想法引起了在场老师的热烈讨论。

那瑛老师认为姚忠玲同学完全沉浸在文献中,没有出来。我们学社会学,总要看出这本书的意图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我们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这本书。比如说姚忠玲的以儒释道的视角来解读儒家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儒家与道家是在本土文化中生长起来的,而佛教是外来的,但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它们是糅合在一起,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那么它们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这一过程既是本土的,也是开放的。我们要完全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够靠外来人来研究中国文化,而要从本土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文化以及其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或者说批判主义。回应刘逸文同学的观点,修身与治世的关系,完善的社会与完善的个体的关系。那瑛老师认为原来的传统文化与家国文化是完全相嵌合的,而现在的社会却是完全分化的。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有个人,但是没有个体。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适应急剧分化的社会,我们不能从简单的精英主义入手,要在精英层面与民间层面共同努力。

在读书会的最后,老师们也对同学们的努力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并且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努力,希望下一次读书会也能像这次一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