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时间 | 学时 | 地点 |
1 | 8月31日 星期六 9:00-11:00 14:00-17:00 | 5 | 21B113 |
2 | 9月1日 星期日14:00-17:00 18:30-20:30 | 5 | 21B113 |
3 | 9月2日 星期一 10:10-12:10 18:30-21:30 | 5 | 21B111 |
授课提纲
导论:现代性问题:社会如何可能?
本讲通过比照古典思想有关城邦中“人是政治的动物”之命题的讨论,提出现代思想家为什么作出“人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论证。换言之,“社会如何可能”为何成为现代社会思想的基本理论议题,以及其后社会思想围绕着这一议题如何在各个面向上展开的,是本导言的论述重点。本讲通过检讨古代社会政治思想内在的张力,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处境和现代思想的形成提供一个背景。
第一讲 古典与现代之间:卢梭的现代难题
(基础读本:《爱弥尔》)
本讲从卢梭《爱弥尔》第一卷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出发,检讨现代形成以来人的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之间的基本张力,人性作为现代的核心概念在民众社会中的基本性质。此外,结合卢梭社会思想中所呈现出的古典与现代的张力,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论述现代社会的构成,以及合意下的公民形态与作为孤独者的现代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阅读文献:
《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爱弥尔》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第二讲 社会学先驱:孟德斯鸠的社会形态学和类型学
本讲通过检讨《论法的精神》有关政体类型学和国家总精神的论述,指出孟德斯鸠的社会思想,在于确立现代社会构成的两个基本论题:一是反应一个国家之外部原因和内在性质的政治体制,而是具有理性的普遍性与历史的特殊性的国家总精神,即法的精神:法的总和,气候地理,生活方式、习惯礼仪,信仰体系等,从而确立以社会总体形态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学的社会分析传统。
阅读文献:
《论法的精神》(上册),第一卷,第1、2、3、4、5章,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第三讲 圣西门、孔德与社会主义学说(基础读本:《论实证精神》)
本讲通过系统分析以圣西门、孔德等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要义,揭示孔德提出的人类进步总法则,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的实质理论意涵,并借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学说有关实业社会与实证科学之现代关系的社会分析向度,界清西方现代性中有别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理论传统,即社会主义以科学和工业为基础确立的世界主义体系。
阅读文献:
圣西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圣西门选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
孔德,“Summary Appraisal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Modern History”, 《孔德早期政治著作选》,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47。
第四讲 托克维尔论民主与自由
(基础读本:《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讲结合托克维尔有关法国大革命和美国民主的两个核心文本,指出现代社会政治民主与平等、民主与共和、民主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及其所带来的政治难题。通过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体制的论述,检讨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如何与其民情和人心相关联,民主制度如何防止专制和暴政的可能倾向;通过托克维尔对法国革命政治的讨论,探讨革命与宗教的关系以及现代政治从神圣政治向意识形态政治的转变过程,其中现代自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阅读文献:
《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1部分,下卷第2、3、4部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第五讲 ― 第八讲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
(基础读本:《资本论》)
第五讲 马克思(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本讲通过追溯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几个重要来源,从概念范畴的角度系统疏理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存在”的基本论述,进一步澄清有关物质与意识、唯物主义的辨证观和历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逻辑与历史这些范畴的实质意涵及其学理关联,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社会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有关现代社会与人的自然之关系的基本论断。
阅读文献: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52-46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8。
第六讲 马克思(2)生产中的“力”与“关系”
本讲以“生产”概念为核心,通过对其关于“自我意识”和“劳动”的论述,细致疏理现代社会“力”的观念的理论涵义,同时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生产关系的社会存在论及形态学的意涵,进而以“生产与再生产”的生产方式视角,系统论述马克思辨证的唯物史观的理论主旨,以及从社会形态演进的角度反映出来的现代进步观念。
阅读文献: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关系”,《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89-111。
“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6-78。
“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7-11。
第七讲 马克思(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
本讲以“商品”概念为核心,通过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全面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围绕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环节而确立的“总体生产”体系,进而发现资本总体生产和积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讨论,进一步理清资本主义以商品为核心的物化生产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哲学意涵,及其现实的宗教形态。所有这些讨论,都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牵连至深。
阅读文献:
“资产者与无产者”,《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465-479。
“商品”,《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7-101。
“所谓原始积累”,《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781-832。
第八讲 马克思(4)阶级作为主体与世界历史
本讲接续上讲内容,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总体生产的自身逻辑出发,指出社会化生产所造就的现代社会作为集体的主体形式,即阶级;以及阶级超越国家政治的主体化行动,即社会革命。由此,人类历史转化成为其终极目的,即世界历史。本讲亦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及东方社会研究,对人类的总体历史及其具体实践加以讨论。
阅读文献: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470-487。
“家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39-97。
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第九讲 ― 第十二讲 涂尔干的社会理论
(基础读本:《社会分工论》《教育思想的演进》)
第九讲 涂尔干(1):社会的基础:团结与良知
本讲首先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有关“什么是社会事实”的基本社会理论出发,引出涂尔干所说的实证主义在现代社会分析中的价值意涵,继而进入社会理论关于“社会如何可能”的核心问题,即集体意识作为公共良知的重要命题。然后,通过“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区分,指出以分化与分工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团结的道德意涵,即涂尔干著名的伦理学命题。
阅读文献:
“什么是社会事实”,《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
“分工形成的团结”,《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73-92。
“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社会学与哲学》,第一部分,第四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实证道德:伦理学中的合理性问题”,《涂尔干文集》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35-348。
第十讲 涂尔干(2):道德个人主义与职业群体的重建
本讲紧扣现代社会中社会决定论与道德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关系,首先明确社会存在之强制性的基础,再理清现代个人主义中的深度自我的塑造过程,最后从社会史的角度追溯现代组织的基本形态,即作为职业群体的法团在确立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上的重要作用,依照涂尔干的理解,法团的重塑是解决现代社会失范危机的根本出路,即法团可以为社会团结和个人主义提供现代道德的双重基础。
阅读文献:
“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涂尔干文集》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涂尔干文集》第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职业伦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文集》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45。
第十一讲 涂尔干(3)知识社会学
本讲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有关宗教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界定宗教现象,即社会存在的本质:圣俗之分、教会组织及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仪轨体系。由此,再通过“集体表现”这一概念的讨论,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涂尔干以图腾制度及其分类图式为基础构建的知识社会学,提出社会作为概念思维的集体起源,知识作为社会的象征表现的重要论断。
阅读文献:
“结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文集》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48-586。
“问题”,“结论”,《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10,88-95。
第十二讲 涂尔干(4)教育社会学
本讲以《教育思想的演进》为基础读本,从制度史和观念史两个角度勾勒西方现代社会从早期教会教育到19世纪法国中等教育改革这一具体的过程。首先,大学作为法团,其制度的理念和体系始终具有现代组织的基本特征,其次,现代教育史亦可理解为一部现代知识及其价值的形态史。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及其培育的人和公民,在组织和价值上都是现代社会得以确立的根本基础。
阅读文献:
“世俗道德”,《道德教育》,《涂尔干文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17。
《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文集》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十三讲 ― 第十六讲 韦伯的社会理论
(基础读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
第十三讲 韦伯(1)资本主义与宗教世界的社会伦理化
本讲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核心文本入手,首先检讨韦伯社会思想中提出的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问题”,即新教伦理所带来的社会理性化和伦理理性化的现代社会的双重趋势。社会理性化在于诸社会秩序的程序技术的发展,而伦理理性化则表现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纪律化和条理化特征。由此进入韦伯的实质命题,即“除魔的世界”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入世禁欲主义的现代关系。
阅读文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选自《韦伯作品集》之《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十四讲 韦伯(2)形式理性问题:经济行动、职业与学术
本讲从韦伯所说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这对范畴入手,探讨现代社会法理权威的形式理性化过程和良知治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现代人经济社会行动的基本结构。依据上述讨论,本讲将进一步讨论现代个性与其职业的关系,引入“天职”的职业伦理概念,而这一切,都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或学术密切相关,即科学不仅面对自然问题,亦将人作为陌生人而面对自身,此乃现代自由之形成的重要基础。
阅读文献:
“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选自《韦伯作品集》之《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以学术为业”,《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17-53。
第十五讲 韦伯(3)政治作为实质理性的契机
本讲继续从韦伯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检讨现代社会中通过纪律实现的理性化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关系,以及纪律与卡里斯玛之间发生的冲突。由此,本讲导入“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之政治难题,指出两种伦理的结合,是摆脱现代性之价值两难局面的根本出路,以此找到现代政治乃至个性及自由的守护神。
阅读文献:
“卡里斯玛支配及其变形”,选自《韦伯作品集》之《支配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以政治为业”,《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54-130。
第十六讲 总结语 社会理论的限制:回归人心的社会理论
本讲通过综述现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和研究传统,指出围绕“社会”概念确立的基本理论倾向,以及此种分析向度的限制。本讲将重申现代早期哲学在检讨上述理论的重要意义,将社会理论重新回溯到有关人性、人心的探讨,继而将人心与民情及其社会系统形式结合起来,并返回到中国经验本身,是中国学术建立自身社会理论传统并确立自身学术意识的根本路径。